韩式abc风一般拙劣地“模仿他”,孜孜不倦地“拼凑我”。
来源:时尚风向标 作者:王艳 发布时间:2022-04-06
叔前两天看见《长月烬明》正式杀青了。
不得不说,这剧里的古装造型还挺让人期待的。
其实近两年,新中式美学这个概念真的很火,而且它经由设计师们的改造与融合,也变得极其现代与时髦。
那么今天叔就带大家一起感受独属于我们的新中式美学。
在由西方主宰“时髦”概念的当下,也许这一波“新中式”风潮,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自信与风格主动权。
01
新中式美学,何为“新”
传统的中式美学与新中式美学仅有一字之差,那么我们就不禁好奇,这个“新”字到底代表着什么?
印象中,传统的中式美学,有着不同于现代时尚的标志性符号。
比如厚重的、带有历史空间感的色彩符号。
是恢弘气象和高雅的绝美融合,也是人融于景、景如泼墨。
也可能是,在数千年文化中诞生与传承的服饰符号。
中国传统服饰总拥有不同于现代服饰的“故事感”和“协调美”,它可以通过视觉语言娓娓道来。
参与过《英雄本色》、《胭脂扣》、《卧虎藏龙》美术设计的视觉艺术家叶锦添,就擅长通过服饰的纹样、材质来讲故事。
《那年花开月正圆》,《夜宴》
但也因为这些符合,传统中式美学形成了极强的瞩目感。
它的应用需要在特定的场合,并不能够胡乱拼凑,或者完全地在现代日常中展现。
传统中式日常服饰常被认为老气,大牌设计师们也会因为文化差异乱用中式服装元素导致我们满头问号。
在对中式美学的应用与推陈出新这块,外国人一直很亢奋。
不过他们理解的“新”,是将中式的水装进西方的瓶子里,用东方的神秘与奢华打破西方时尚的一成不变。
Dior.1997 F/W Haute Couture
于是这种“新中式”,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变成了龙纹、盘扣、牡丹、旗袍、立领与现代时装开会。
可只有中国人才知道,这只并不是我们心中的“新中式”。
因为中式美学不只有繁复的刺绣花纹和红色盘扣,还有刚柔并济的青瓷水墨、秀劲流畅的敦煌画壁...
中国设计师熊英眼中的“中式”
中式美学中的每一个符号下都有一个故事。
而这个“新”,则是要将中式美学故事融入并重组进现代审美中。
02
新中式美学的运用
写意的含蓄与力量
那么,这样的中式故事,又要如何正确应用呢?
我认为,有一个词最好来概括——写意。
中国国画擅用的写意画法,用笔不苛求工细,重在摆脱束缚,以简单的笔墨绘神绘韵。
而新中式的应用正是需要这种来自于写意的含蓄与力量。
含蓄,是恰如其分,又能绘制形神的元素点缀。
由中国设计师创立的品牌pronounce,曾将金属梅花排扣放置于中山装上,让这件西装带着独属于中式的民国书卷气和儒雅气质。
具备现代技艺的金属标志,与高洁坚韧的梅花映衬,刚好既有了新,也保留了旧的故事。
谁说中式元素不能摩登
另外,中式盘扣,也可以结合克制的中式立领与现代的时装剪裁,即为女性带来一丝飒爽的侠意,又并不与日常违和。
Alexander Wang,这件很多女艺人穿过
新中式的难点,是如何不动声色地将中式之美融入进现代场景、单品中。
在衬衫里加入传统服饰的斜襟,不仅毫无违和感,而且还带着独属于中式的含蓄端正美感。
另外我发现,这种设计还能优化女性的肩颈线条+减少女士穿常规衬衫频频走光的烦恼。
Shanghai Tang
新中式美学的写意,除了有含蓄,也有力量。
中式的力量,在于其元素本身就承载着历史。
中国设计师熊英,曾将圆明园主题搬上巴黎时装周,破碎的瓷片、珍稀的缂丝扇、碰撞的珠帘斗笠,它们不用繁琐地设计就能震撼人心。
而当这种蕴含巨大力量的传统与现代的审美进行碰撞时,它一定会变得格外醒目与独特,并不需要你很“用力”。
比如当和田玉石成为了日常点缀穿搭的时尚单品。
L'ELEMENTO
当贴合中国女性身体线条的旗袍,与现代女性追逐的自由与大胆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中式辣妹风。
在国外爆火的国内品牌Sweet Chilling
03
新中式美学
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国人过去抛弃传统服饰,迎合西方服饰,原因之一是在当时西方服饰更方便、快捷。
今天,新中式美学却早已做到了既满足时代的特性,又带有不落俗的美学底蕴。
比起西化的现代美学,我一直认为,新中式美学本身具备的多元底色,更能展现z时代下中国人的美。
曾经,时尚界在极繁主义与极简主义的争夺下几经迭代。
我们也曾在性冷淡风和繁复美学中反复摇摆。
Jil Sander,gucci
但我们却忘了,我们的中式美学它本身就是极繁与极简的拥有者。
我们拥有大唐的奢华风韵、也有宋代的风骨与留白,
我们拥有浪漫复古,也有端庄清隽。
中式美学的厚重,可以让中国人在新中式的探索中只用“展示我”,
而不用如韩式abc风一般拙劣地“模仿他”,孜孜不倦地“拼凑我”。
如今,我们早已不需要为了方便去迎合,也根本不必去通过模仿来获得自信。
因为新中式美学为我们带来了独一无二的风格解法。
没有人比我们更会诠释它,也没有人比我们更清楚它背后的意义。